500一晚同城品茶-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全国风楼阁平台,凤凰楼阁官方网站入口

红色家风永流传——中共莆田地方组织创建者陈国柱的后人陈汉元抚今追昔
2025-07-0311:38:21来源:湄洲日报

东峤镇三座厝文化馆正式开馆71.png

▲陈国桢(左)与陈国柱(右)唯一的合影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东峤镇三座厝文化馆正式开馆108.png

▲1953年,陈国柱与夫人孙秀兰及三个子女在北京合影。

老一辈革命家重视家风建设,留下优良传统。昨日,记者专访了现居北京的陈国柱次子陈汉元。通过他的讲述,揭开了鲜为人知的红色家风故事,诠释好家风对涵养清正党风政风的深远意义。

“1951年,父亲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任办公室主任兼政务院参事,这一年我在北京出生?!痹?4岁的陈汉元印象里,父亲坚持党性,从不对家人提及所从事的工作。对于父亲的生平事迹,他更多是从莆田志书上获知的。

1898年,陈国柱与孪生哥哥陈国桢出生于现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。1926年2月,陈国柱在哲理钟楼创建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——莆田党团混合支部,直属党中央领导,点燃莆田乃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,使莆田成为福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。为了党的革命事业,他转战南北,一生奋斗。1969年,陈国柱病逝于北京。与他志同道合的陈国桢从事地下革命活动,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特务杀害,后被认定为革命烈士。

“当我从越来越多的事迹里‘读懂’父亲和伯父,对他们肃然起敬?!背潞涸担案副布岫ǖ牡承怨勰詈透叨鹊脑鹑我馐?,为我们树立了榜样?!?/p>

他至今仍记得,上世纪60年代初,有一个人经常到家里,和父亲探讨事务。后来才知道那是末代皇帝溥仪。当时,溥仪加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,担任清末北洋组的文史专员?!案盖资苌霞读斓及才?,指导他们写回忆录?!?/p>

“父亲经历过很多历史事件,经常有人来找他外调一些高级干部的历史身份?!背潞涸堑?,平日里待人和气的父亲,有一次却和上面派来的外调人员“拍起桌子”,高声吵了起来。原来,这两人拿着国家机关某办公厅的介绍信来调查情况,但被调查对象却属于另一个办公厅管理。父亲说,介绍信不对,他坚决不配合调查。

1925年,陈国柱加入中国共产党,他一生清贫,却留给子女一套“金钱观”。陈汉元记得,父亲一生把金钱看得很淡,把党的事业看得很重,常告诫子女要自觉抵挡金钱诱惑。“曾听父亲说起一件事。日本人在吉隆坡登陆时,家族中的南洋富商林文炳外出避风时因放不下银行的黄金,特地返回准备取走,结果车子从银行返程时,死在拦路的日军枪口下?!背潞涸?,父亲说起此事,痛心疾首。他留下的“金钱观”是宝贵的“传家宝”,为后人敲响警钟,保持一份清醒,抵制欲望的侵蚀。

“父亲和伯父虽未给子女留下物质财富,却为后人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遗产——他们的诗作?!背潞涸嫠呒钦撸?992年,他的大哥陈汉平把父亲陈国柱诗作《继周诗选》和伯父陈国桢诗作《劫后诗存》合集在《碧血丹心集》里。艰苦的斗争年月,父亲和伯父赋诗言志,表达对中国共产党无限忠诚、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,激励后人砥砺前行。

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陈汉元抚今追昔,深情追忆父辈的革命足迹?!袄弦槐哺锩哂孟恃蜕土私袢盏姆比俨?,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彪炳史册的功勋,更是弥足珍贵的红色家风?!彼榈厮担罢夥菥癫聘?,将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,激励我们传承好家风、弘扬好党风?!?/p>


(记者 黄凌燕)

版权所有: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
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20005811号)
技术支持:东南网